当前位置: 首页 外贸新闻大全

近期外贸时政新闻摘抄大全 图书情报专硕政治备考:7月时政热点之国外时政新闻

时间:2024-06-18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3 栏目名: 外贸新闻大全 文档下载

调整后的医保药品报销目录将于2022年1月1日起实施。报道称,他们将不会被移送监狱,而是继续在目前的住所内监禁。

图书情报专硕政治备考:7月时政热点之国外时政新闻

每日重大时政热点:


1、2020年7月10日凌晨,韩联社援引韩国警方的消息说,警方在首尔北岳山一带发现了9日失踪的首尔市长朴元淳的遗体。


2、2020年7月9日,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在其官方网站发布消息,提醒在哈中国公民注意防范不明肺炎。今年上半年,哈肺炎共导致1772人死亡,仅6月就有628人死亡,其中也包括中国公民。该病致死率远高于新冠肺炎。


3、2020年7月3日,克里姆林宫网站发表声明说,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天签署命令,俄宪法修正案将于4日开始生效。



每日重大时政热点:


4、2020年7月4日电,近日,中老铁路万象站正式开工建设,该站是中老铁路全线目前新建20座客货运站房中面积最大的站房。


6、2020年7月6日,《开放天空条约》缔约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视频会议。这是美国决定退出该条约以来举行的首次缔约国会议,着重讨论该条约的未来前途。


7、2020年7月7日,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迪雅里克证实,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已收到美国通知,美国将于2021年7月退出世界卫生组织。


以上就是7月时政热点之国外时政新闻,关于时政,大家在平时就要关注和积累起来,更多相关资讯,欢迎大家及时关注本平台!

2021每日新闻摘抄10一30字12月

了解时政新闻,也是每个学生的学习内容,了解时事政治,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解答政治知识点,还能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事物分析能力。本文整理了最近几天的国内外新闻,欢迎阅读。

国内新闻

1、2021年11月30日,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2021虫国品牌论坛在北京举行,政府主管部门代表、企业负责人、专家学者共聚-堂,以“加强品牌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开展多领域、深层次、高水平对话交流,解读政策机遇,共绘品牌发展蓝图。

2、2021年11月30日,据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研究决定,北京市颐和园、秦皇岛市山海关景区等47家单位为第-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3、2021年12月1日电,国务院公布《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目标到2035年,现代化城市副中心基本建成;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人口转移的作用全面显现,“城市副中心质量”体系完善成熟,与周边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4、2021年12月1日电,11月,我国“天问一号”与欧空局“火星快车”任务团队合作,开展了“祝融号”火星车与“火星快车”轨道器在轨中继通信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5、12月3日,国家医保局正式发布《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1年)的通知》,74种新增药品进入医保目录。调整后的医保药品报销目录将于2022年1月1日起实施。值得注意的是,有7种罕见病用药被纳入医保目录,包括全球首个脊髓性肌萎缩(SMA)治疗药物诺西那生钠注射液。这是自2016以来,高值罕见病药物首次被纳入医保目录。

国际新闻

1、2021年12月1日电,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成功落幕,中非双方达成的最重要共识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 - .是大力弘扬中非友好合作精神。二是团结合作共同战胜疫情。三是赋予中非合作新的时代内涵。四是携手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五是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

2、12月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对印度进行为期一天的短暂访问,印俄两国领导人签署了28项协议。印度外交秘书哈什·什林拉当日晚间通报此次印俄两国领导人的会见成果时表示,加强双边贸易和投资是两国领导人会谈中的重要内容。

3、根据世卫组织最新实时统计数据,截至欧洲中部时间12月6日19时34分(北京时间12月7日2时34分),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65194191例,累计死亡病例5254116例。12月6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531156例,死亡病例新增6374例

4、缅甸国家电视台当地时间12月6日报道称,经国家管理委员会主席敏昂莱核准,原民选总统温敏和国务资政昂山素季的刑期均由4年减为2年。报道称,他们将不会被移送监狱,而是继续在目前的住所内监禁。

5、12月6日电美国农业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在过去两年中,美国在解决粮食不安全问题方面几乎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其中有色人种社区受到的影响尤其明显。

近日的新闻摘抄和点评

背 景 老板许诺“绝不当老赖”并作公证 据《成都晚报》1月16日报道,四川省成都蜀都公证处近日受理了一起特殊的公证:一家保洁公司老板为挽留两名因担心领不到工资要求辞职的部门经理,在诅咒发誓不奏效的情况下,和员工签订了“在任何情况下绝不拖欠工资,绝不当老赖”的协议,并到公证处作了公证,成为全国老总和员工公证“不拖欠工资,不当老赖”的第一人。求 是 这样的公证对谁有用 这是一起被媒体称为“首例”以及“双赢”的公证。可是,这样的公证对谁有用? 任何商业信用,都建立在个人信用之上。这种个人信用,既包括交易对象对其人格形象、道德水平、一贯表现的判断,也包括对“规定情景”下人们一般行为规律的把握。比如在商场购物,售货员用不着担心顾客拿到商品后不付钱拔腿就跑,顾客也用不着担心收银员接受付款后故意耍赖皮,愣要人家再付一次。成都这家保洁公司员工的担忧,大抵是缘于对公司老板个人人格形象、道德水平的一种怀疑乃至否定,此事一经公证并成为抢眼的新闻,对该老板个人而言不啻一种人格、道德否定,更何况“绝不当老赖”这样的贬义词也被写进了公证书,那名欣然接受公证的老板何“赢”之有? 假如把按时、按数发工资看成是企业的商业信用底线以及老板的人格、道德底线,看成是基本的人之常情和交易规则,那么对于拖欠工资现象,无论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恶意,都可看成是一种侵占他人钱财的违法行为,理应诉之法律。还是以商场里的普通交易为例:假如顾客拿到商品后不付款拔腿就跑,无异于抢劫,商场肯定会报案要求警方捉拿;假如购物者已付款而收银员故意充当老赖,顾客也会告商场方欺诈。企业用工付工资与商场里的交易并无本质区别,长期以来社会对拖欠工资却表现出惊人的“法律宽容”。欠薪案一再发生,而因拖欠工资被追究法律责任的企业老板却寥寥无几。 公证自己“绝不当老赖”无疑是一个笑话,因为它和公证一个人“不杀人、不放火、不抢劫、不强奸”没什么区别。笔者想问的是,拖欠工资这种实质上的侵占他人钱财和权利的违法行为,究竟是靠什么力量悄悄“游离”出了司法的视野?究竟是谁在无限度地宽容乃至纵容大量的违背情理的工资拖欠现象?

最近国际新闻有哪些

金融危机造成我国第四季度出口下降17。8。进口下降2。2%。一些中小外贸企业纷纷倒闭或破产。外资企业也纷纷撤资。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我国就业市场的困难。据我所知。广东就倒闭了7千多家企业。光湖北就回乡30多万农民工。 明年的就业形势会更加严峻。 经济下滑是必然趋势. 金融危机已导致全球经济大衰退,乐观估计,至少要在2至3年后才可能恢复。我刚从美国回来,美国许多企业由于业务萎缩而冻结招聘,波音公司要进一步裁员。作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美国实体经济疲软,直接造成我国的出口企业面临严峻形势,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是金融、证券投资、国际贸易、房地产、汽车等行业。此时正值大学毕业生求职的重要时期,金融危机会给大学生就业造成多大的影响,还难以预测,但目前可以初步判断,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日益扩散,首先是跨国公司和外包公司业务萎缩,会减少用人数量及其冻结招聘;其次国内为国外产业提供零部件、原材料、半成品的制造业、出口型企业也会受到影响;当然会影响到下游的原材料和能源工业影响较大。政府救市政策出台,会刺激建筑业的需求,从而带动原材料和能源工业的恢复,但是见效果有一个滞后时间,所以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还不一定能感受到政策的效果。2009届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的高达600多万,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受影响较大的是财经类专业,因为企业业务萎缩,首先减少的是财经类管理人员的需求,其次是技术人员的需求。其次是建筑、能源、机械、 IT类专业会受影响